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将2013年诺贝尔和平奖颁给禁止化学武器组织,以“表彰其在全面禁止化学武器方面的贡献”。禁止化学武器组织被称为是匹黑马,此前得奖呼声最高的是巴基斯坦16岁女孩马拉拉。或者是考虑到诺贝尔和平奖这几年面临的争议太多,此次诺委会不想再招惹是非,遂把奖有些“乏味”地颁给一个组织。
马拉拉是个值得同情和尊敬的女孩子。她因为争取女童受教育权利而闻名,曾被塔利班成员残忍枪击,一度生命垂危,到英国医院被救治,后在英国上学,并继续她的公共活动。她的传奇经历鼓舞了很多人,被认为象征着“自由与光明”。
然而即使这样,马拉拉成为诺贝尔和平奖的热门人选还是隐含了很大争议。首先这个世界是否应当鼓励一个孩子站到权利斗争的第一线值得考虑。第二,马拉拉是两种价值观对立的受害者,这种对立并非通过从外部制造强大精神压力就能铲除。西方帮助马拉拉是对的,但把她塑造成反塔利班的楷模,用她来刺激在逐渐参与阿富汗和平进程的这支力量,这种思路更像是西方人的自我情感消费,未必对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和平进程有利。
诺委会此次避开围绕马拉拉的争议是明智选择。然而长期以来西方价值观对诺贝尔和平奖的强大影响犹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世界文化多样性与西方价值观对全球文化的主导不断冲突,这不应看成是非黑即白的斗争,文化的相互影响是必然过程,西方文化的一定强势有其道理,但西方一定要保持自我克制。
诺贝尔和平奖这些年扮演了推行西方价值观的顶级角色,它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但与西方价值观越绑越紧,对西方世界之外新兴国家的蓬勃发展反应迟钝。诺贝尔和平奖与世界多元和多样化相比在“变窄”,它一直不敢在承认新兴国家对人类政治文明的贡献方面做出突破。
当初设和平奖,选了全人类政治共识度最高的“和平”概念,从而有可能使它成为全球性质的。但和平奖很快堕入西方与非西方世界的政治纠纷,不断误导人们对西方世界的偏见。比如中国蓬勃发展,几十年没有战争,人权大规模进步,但中国获诺贝尔和平奖的两个人都是对抗中国主流政治的人士,诺贝尔和平奖在加剧西方舆论同中国的对立。
诺贝尔和平奖应当为扭转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认识做出贡献,这个奖项需要比普通西方舆论更有深度和内涵,而不再是到处乱贴的标签。世界最缺的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以及真诚的帮助,而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强势宣示。
西方社会对马拉拉的帮助令人欣慰,但很多人推动她做诺贝尔和平奖的热门人选,就有了展示压力的味道。这就做过了。
其实发展中国家的主流社会里有很多人对社会进步等和平事业做出了贡献,一旦诺委会把和平奖颁给他们,和平奖本身也将跨入新的时代。▲